吹响“新集邮主义”号角
为期6天的“2016集邮周”圆满闭幕了。作为中国首届“集邮周”,全国31个省(区、市)举办了1100多场活动,实现了“集邮周”“天天有活动,日日有看点”的承诺。参与活动的渠道从互联网平台到实体场馆,参与活动的人群覆盖老、中、青、幼,全民参与的效果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其中,《丁酉年》特种邮票开机印刷仪式将整个“集邮周”推向高潮,成为集邮年度“大片”,吸引了超过1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当天视频页面点击量达到33万人次,这还不包括线下组织在邮政网点观看直播的会员。一种全媒体、新形式的“新集邮主义”正在兴起,回想过去的一周,我们强烈感觉到,集邮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正在壮大,久违的集邮氛围正在回归。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集邮文化产业建设,从邮票选题到印制工艺再到终端服务,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文化覆盖的广泛性、产品开发的创意性、消费方式的社会性作为集邮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去适应集邮消费方式的转变。而这一时期,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倡议下举办“集邮周”活动,可以说是对近年中国集邮产业变革道路的一次检验。
今年的“集邮周”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立足邮票发行基础,以邮票发行节奏调动集邮文化活动。任何集邮活动离开了邮票发行这一主体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此次“集邮周”覆盖了《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相思鸟》两套邮票的发行和《丁酉年》特种邮票的开机印刷。“集邮周”的举办顺应了邮票发行的节奏,使得邮票发行在正常的进度中,增添了更多文化活动的乐趣。其次,“集邮周”每日主题的设立符合时代特色,照顾到不同层次的人群。“集邮周”6个主题日,基本将少年、青年、老年人群完整覆盖,真正朝着“全民参与”这一目标在努力;而“集邮与奥运”“集邮与爱情”等内容,既结合了社会热点造成“眼球效应”,又照顾到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情感诉求,符合倡导个性、崇尚表达的时代精神。再其次,“集邮周”尝试了“全媒体渠道”的宣传方式,这在以往的集邮活动中是不曾见到的。微信推广、网厅摇奖、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大家看到了集邮年轻活力的一面,放在几年前,谁曾想到神秘的邮票印制局车间会架起摄像机让大家通过电脑和手机屏幕第一时间看到邮票的印制过程呢?最后,“集邮周”的活动离不开集邮产品的支撑,集邮企业积极响应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号召,制作出丰富多彩的邮品,以普及集邮文化、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为目的,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进一步增强邮票的可及性。
我想,所谓“新集邮主义”就是立足于文化的挖掘,立足于普通集邮者的参与和互动,立足于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它的兴起根源在于集邮的文化自信,在于邮票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于集邮活动的强大影响力,核心是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随着十八大后国家建设、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大事件、大战略的规划进一步落地实施,邮票这一“国家名片”有了更大发挥空间,众多诸如“中国梦”一类的宏大选题就是我国国力强盛、国际影响扩大后的集中展现。无论人们获取文化享受文化的方式有怎样的变革,文化的根基——社会主义价值观、民族历史文化、普世道德情感这些元素是不会改变的。“集邮周”的成功正是邮票符合大国气度、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迫切需求的结果。
“集邮周”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为“集邮周”发行邮票、组织集邮文化活动我们的起步其实已经晚了。在肯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深度与广度包括创新程度上,我们与世界依然存在差距。但是这扇门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敲开了,后面的道路就一定要走得稳健、走得漂亮。我想,集邮的发展与传承正是在这一次次开创、突破而后自省之中延续丰满的,集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正应如此才更加厚重,集邮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唯集邮人心有旷野,集邮才能生生不息。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